如果你正在猶豫,想改善車輛的電系性能,你可能面臨一個抉擇:

👉 是該花錢加裝「超級電容」?
👉 還是直接升級「鋰鐵電池 (LiFePO₄)」?

直接告訴你答案:選擇超級電容,不光是昂貴的彎路,甚至是帶來反效果的「負升級」。

小老婆實測結果

⚡ 原因一:鋰鐵電池本身就是性能猛獸

超級電容的設計初衷,是為了彌補傳統鉛酸電池「內阻高、反應慢」的缺陷,就像在慢速硬碟前加一個快取。

但鋰鐵電池本身就具備:

  • 極低內阻
  • 高放電倍率 (C-rate)

👉 它的瞬間放電能力,已經遠超超級電容能提供的「輔助」

📉 原因二:容量小得可憐

市售車用超級電容容量極小,舉例:

  • 15V / 86F ≈ 0.36Ah
  • 15V / 20F ≈ 0.08Ah

這些數字連一顆普通 18650 電池都比不上。
對於動輒數十 Ah 的汽車鋰鐵電池來說,完全是九牛一毛
瞬間放完電後,超級電容還得靠電池或發電機回充,反而成了負擔。

💰 原因三:鋰鐵電池已經平價化

過去鋰鐵電池昂貴,才讓超級電容有市場空間。如今價格已大幅下降:

  • 汽車用品牌 100Ah 鋰鐵電池:約 NT$12,000
  • 機車用品牌 5.5Ah 鋰鐵電池:約 NT$2,500

👉 既然鋰鐵電池價格親民,為何還要花上萬元買一個不到 0.4Ah、還會「偷吃電」的超級電容?

🧪 原因四:別被「瞬間 CCA 爆升」騙了

賣家最愛展示的 CCA 飆升,其實只是測試儀器被低內阻「騙」出來的數字

真正的啟動能力,看的是持續穩定的大電流輸出,這正是鋰鐵電池的強項,而不是容量只有零點幾 Ah 的超級電容能比的。

🔥 原因五:外掛帶來額外風險

  • 安裝風險:額外走線可能磨損短路,碰撞時甚至變成拋射物
  • 產品風險:曾有超級電容故障導致短路高溫,甚至釀成火燒車

相比之下,鋰鐵電池是「一換一」的原廠位升級:

  • 整合度高
  • 結構穩定
  • 即便故障也僅是膨脹,幾乎不會起火

✅ 結論:把錢花在刀口上

超級電容在工業應用有其價值,但在車輛電系升級上,尤其在鋰鐵電池成熟又平價的今天,超級電容對汽車來說:

  • 效益有限
  • 風險更高

👉 預算要花在效果有限的外掛產品,不如直接投資一顆品質優良、容量充足的鋰鐵電池。
這才是最直接、最有效、最經濟的升級之道